李烨董五全文免费 李烨董五在线阅读

时间:2023-11-14 12:25:14

李烨董五是著名作者理振最新写的小说里面的男女主角。这部小说可以说既有情节又有风格,非常优秀!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!天街踏尽公卿骨,内库烧成锦绣灰!长安六陷,天子九逃!黄巢起义,吐蕃、党项、契丹,残唐五代,天下大乱,军阀横行,异族肆虐,百姓哀嚎!乱世为炉,万物为铜,屠城、食人,司空见惯。李业重生到这个吃人的时代,身为大唐宗室,太宗血脉,该如何用手中刀,杀出个朗朗乾坤,中兴社稷,再造大唐!

>>>>《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》 在线阅读<<<<

精彩内容试读

“唐军在禁谷没有布防?”

黄巢听闻哨探回报的消息,有些瞠目结舌

禁谷,是潼关左侧的一个谷地,地势紧要,可以迂回至关后,但凡守潼关,必然要同时坚守禁谷,此乃是兵家常识,再迂阔的将领都知道。

而现在探查的结果,却是禁谷只有少量唐军,根本门户大开

田令孜和唐军将领在想什么?

莫非是设有埋伏?

不对啊,要是潼关后方都丢了,自己穿插过去,天大的埋伏也没有屁用啊!

可事实就是,唐军根本就没在其处大规模驻防。

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“先别急着上,再去探听下消息。”

黄巢谨慎地没有选择立即进兵,而是让自己外甥林言派人,继续刺探

但等具体情况传来后,却让人目瞪口呆

其实林言都没花什么功夫,因为潼关大营的唐军,每天都在以数百人的规模,向外溃逃。

只需随便抓几十个舌头,互相映照口供,一日功夫便弄清楚情况了。

话说田令孜自己不敢来潼关,让张承范等人领军

待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长安,一开始还好,但等大军到了华州,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粮草。

本来关中天府之国,又是朝廷直辖,存粮应是不少。

但实际上,各地仓储,早已糜烂不堪,被官宦太监们倒卖一空,账面上的“百万斛粮豆”,根本就是空言。

张承范临时搜刮各地,也就得了数日之粮。

等大军到了潼关大营,只剩三日之粮,军中开始减顿,士卒纷纷逃亡。

本来他们大多都是临时被强征而来,并非职业军士,论军旅经验,还远不如对面的农民军呢,起码人家打过仗。

这种情况下,张承范并非不知道禁谷的重要性。而是不敢让唐军分兵,因为一旦分兵,指挥稍有混乱,就有可能导致大崩溃,现在全军挤在潼关大营,至少还能抱团坚守一下。

他现在,手中真正能分出去的正经军士,其实只有三万

好在此前,禁谷修筑有大量的防御工事,以万人博野军将士,应该能勉强应付。

广明元年十二月一日

位于潼关外,刚从洛阳方向败退回来的泰宁军节度使,齐克让,率军与黄巢部战于关外。

起初,齐克让略占优势,义军稍稍退让

但黄巢丝毫不担心,只是让各部轮流与其交战,直至耗尽唐军士气

由于唐兵缺乏粮草,无法补充体力,本就士气低迷,到了中午时分,终于崩溃。

黄巢让林言带着精锐以及骑兵,驱赶溃兵,让之冲击禁谷的防御工事。

禁谷本就不多的守军果然大乱

林言随即猛攻禁谷

黄巢军主力也同时在大将尚让率领下,以绝对兵力优势,猛攻潼关

由于士气低迷,张承范只好拿出自己全部财货、金银,来鼓励军士作战。

虽然也勉强振作了部分军士,但杯水车薪

当日下午,林言率义军两万精锐并骑兵突破禁谷,夹击潼关大营侧后

终于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

唐军顿时全面崩溃

丢盔弃甲,四处逃散的士兵满山满谷,黄巢军追杀在后,尸体漫山遍野,哀嚎不绝。

至此,长安门户洞开

两日后,消息传到长安,满城沸腾

扶老携幼,收拾细软西逃的百姓、官人,堵塞了宽阔的朱雀大街

原本严格的城门检查形同虚设,因为看门士卒也在逃亡

而作为长安城内的权力核心,圣人皇帝,却是第一个准备跑路的。

消息传来,长安君臣相对而泣,惶然无措

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,百官刚刚退朝,传闻博野乱兵即将入城。

原先在中原兵败的宰相卢携,畏罪***

田令孜带着五百神策军甲士,直接就打算把皇帝和几个皇子,带着跑路蜀中

满朝文武,俱皆惊骇,各自逃命

有跟着皇帝跑蜀中的,有逃亡西北的。

甚至还有不少,准备留下给黄巢劝进的,连劝进奏章都开始连夜写了。

长安城中彻底失序,官吏衙门散落一空,所有人都在往外逃。市井间的流氓地痞,趁机在城中放火抢掠。

值此天下板荡,宰相、武臣、言官、太监,俱皆失声,似乎亡国在即,昔日安史之变重演。

甚至严重十倍不止,因为现在的唐廷,可没有一个郭子仪、李光弼。

关中诸州,唯有昔日,因为和主张安抚黄巢的卢携意见相佐,被贬为凤翔节度使的前宰相郑畋站了出来。

他先是再三泣血上书,让天子回驾凤翔,主持军国大事

在他看来,长安也许不可守,但并不能因此全弃关中啊

只要天子能以至盛之尊,坚守凤翔、三辅

黄巢大军虽众,但大多乌合之众,而且没有稳定后方补给,打到哪,吃到哪。

所以,唐军只要能抗住对方第一波攻势,让战斗持久下去,黄巢大军纪律涣散、指挥不协调的劣势就会逐渐展现出来。

届时各路勤王兵马汇集,未必没有可战之机。

而且关中并非没有堪战兵马,西北朔方、夏绥,加上凤翔镇,两三万甲士还是能凑出来的。

只要能在凤翔站稳脚跟,唐廷就能转危为安,甚至趁此机会一举把黄巢歼灭于关中,树立朝廷威望,还未可知。就像当年,唐肃宗李亨,就是在安史之乱,李隆基逃窜蜀中的情况下,逆流而上,前往关中主持战事,最终力挽狂澜。

但正在一路狂奔的君臣,哪里听得进去?

哪怕郑畋亲自跑到斜谷,堵住即将入蜀的皇帝,嚎哭劝谏。

已经逃到汉中的君臣,见郑畋愿意接烂摊子,也乐得让对方先顶着,给自己跑路争取时间。

天子下旨,授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,统帅京畿和勤王兵马

无奈之下,郑畋只好自己召集安抚凤翔周边兵马,然后传书给西北的李玄礼、诸葛爽,让两军加速进兵。

不过考虑到长安即将沦陷的态势,已然无法挽回,郑畋让二人先不要直接前往长安,而是在京畿北面汇集。

随后他收拢溃兵,抚慰军士,加强凤翔城防,等待黄巢大军。

十二月五日下午

黄巢前锋柴存未受到任何抵抗即顺利进入长安,黄巢以尚让为平唐大将军,盖洪、费全古为副将军。

将士皆披发、身着锦衣,辎重从洛阳到长安,千里相属。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。

黄巢乘黄金车,卫队们都穿绣袍,红布束发。他的党羽们乘铜车随后,几十万骑士前后相随,从春明门进入京师,登太极殿,数千宫女跪拜迎接,口称“黄王”。

此时,逃到汉中的圣人和田令孜,也许是抱着“冲喜”的态度,下诏改元明年为“中和元年”

黄巢之乱,进入最激烈阶段

李业是在十二月初一,收到前往夏州聚兵的命令

此番南下,无论是朔方镇还是夏绥镇,都可谓倾巢而出。

西北藩镇和河北那些墙头草毕竟不同,因为他们更加依赖朝廷的财帛、粮食供给,所以长安有难,是没法坐视不管的。

而且从以往经验来说,勤王也是个划算买卖。

就连宥州的拓跋思恭,也动员了境内上万党项兵马,参与勤王。

故而李业倒是也不必担心,拓跋思恭找他算账了

李业受了调令,迅速就召集怀德都全军三百人,准备出发

其实他已经准备很久了

出于后世的预见,他知道黄巢攻入长安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,所以到任怀德以后,就没有放松过士卒训练。

即使是四处对党项部落下手,也有出于锻炼军士的意图。

其中,最卓有成效的,就是骑兵数量增加

通过之前对细石氏的战斗缴获,李业成功武装了一整队五十员骑士,自己亲率。

其余步卒,由于增加了三十多匹用于驮运的马匹,机动性也大大增加。

但等李业率军抵达夏州时,却被告知,诸葛爽已经率军南下。

原来是长安已破,郑畋那边催的急

而且夏绥镇还没找上门去,黄巢军却已经找上门来了。

黄巢之弟黄邺部,领三万草军,向北企图夺下邠宁、夏绥诸镇

诸葛爽临时动员了夏、绥、银三州将士先行

而后面赶来的宥州军,诸葛爽让先去凤翔和郑畋汇合,听其调令。

也算是表示对郑畋这个京城四面行营都统的尊重

当然,宥州三堡,加上还未出发的夏州部分军士,拢共一千二百人。

诸葛爽不可能不委派亲信看着,节度判官郑洵临时受命。

也是考虑到郑洵和郑畋,都是荥阳郑氏出身,算是族亲,有以此联络关系的意思在。

但郑洵虽然官位不低,却没有多少军旅经验。

而在各部诸将中,郑洵对李业最熟悉,故而虽然李业身份不是众将最显赫者,郑洵却多加依赖,凡事都先询问李业。

太宗之后,再造大唐

  • 作者: 理振
  • 类型:重生
  • 已完结

天街踏尽公卿骨,内库烧成锦绣灰!长安六陷,天子九逃!黄巢起义...

热门小说榜
  • 1 妈妈哄我给舅舅养老

    1妈妈哄我给舅舅养老

    言安| 都市

    舅舅因为车祸,脏器受损,妈妈不仅让我给了他一个肾。还让我尽心...

  • 2 郁枝祁槐序

    2郁枝祁槐序

    言安| 都市

    迫于舆论压力,我给素未谋面的弟弟捐了肾,没有去参加高考。后来...

  • 3 岑蓁孟梵川

    3岑蓁孟梵川

    言安| 现情

    岑蓁一边把玩着手上棕色的红本子,一边目光炙热看着玻璃外修车房...

  • 4 简桃冉简行川

    4简桃冉简行川

    言安| 现情

    洗手台上静置的验孕棒出了结果。鲜红两道杠。桃冉抬手揉搓脸,眼...

  • 5 叶穗傅时琛

    5叶穗傅时琛

    言安| 现情

    今天是她的婚礼,可新郎傅时琛没有出现。叶穗站在台上,耳边充斥...

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、小说评论、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,不代表本站立场

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!

皖ICP备2023008549号-4